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公元399年,就是天师道在江南暴动、刘裕开始他戎马生涯的这一年,在羌人姚兴统治的长安,几名僧人出发西行,去天竺(印度)寻求佛法。这些僧人中,有一位年已六十三岁,名为法显。他比著名的玄奘取经要早二百多年。
求法第一人
法显是山西平阳人,自幼出家为僧。他年幼时生活在石虎后赵朝,又经历了前燕、前秦到姚氏后秦的更迭。此时的姚秦帝国佛法隆盛,塔寺林立。但接受了朝廷赐给的大量财物后,僧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腐化问题。佛教中规范僧人行为举止的文献称为“律”,即戒律,翻译到汉地来的律部佛典稀少,僧人没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来自西域的胡僧可以任意解释。法显因此立志西行,远赴天竺的佛祖故地学习律法,追求更严格的僧人行为准则。
法显从长安西行,翻越陇山,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经过乞伏氏、秃发氏建立的几个割据小政权。他们一路经历了战乱,也遇到过礼佛的主人,还遇到了几位同样有志西行的汉僧。
但在这里,法显与一位来自西域的名僧鸠摩罗什失之交臂。法显等人向西去后,鸠摩罗什则向东到达了长安。他受到了后秦皇帝姚兴的尊崇,主持翻译了大量梵文经书。但鸠摩罗什出入权门,生活豪奢,甚至有众多妻妾、生养子女,完全不像个出家僧人。长安僧人也以他为榜样,在纸醉金迷中堕落。
法显等人走出河西走廊,跋涉过沙海戈壁,进入了西域的第一个绿洲小国——鄯善(也叫楼兰,在今天已经干涸的罗布泊里)。西域小国都信奉佛法,由于各个国家的语言不同,所以僧人都懂梵文、梵语。此时距离汉代张骞开通西域已有五百年时间。
离开鄯善,法显等人取近路,没有去繁华的高昌国(今吐鲁番盆地内),而是穿沙漠直接到达傿彝国(今天的新疆焉耆县),这里比较富庶,但居民吝啬不好客,法显一行得不到施舍,难以维持生计。有几名同行的僧人泄气,掉头向东返回。但法显等最终找到了愿意资助他们的人——一位来自汉地的苻坚后人,苻行堂,法显尊称他为“公孙”。这位公孙的父辈可能是随吕光远征军到西域的。
离开傿彝国后,法显没有向西去富庶的龟兹绿洲,而是向西南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当时横贯大沙漠的塔里木河还没有断流,这条路虽然荒凉偏僻,还可以通行。他们在沙海、胡杨林和芦苇湿地中步行了一个多月,到达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市)。这个绿洲国家民户众多,且都信仰佛法,有大乘僧人数万。法显等看到,这里百姓民居分布稀疏,每家门前都有一座小佛塔,高的有两丈左右。每家都设有僧房,供应来往僧人。
到达都城后,国主安顿法显一行住在僧寺——瞿摩帝寺中。这座大乘寺中有三千僧众。到用餐时间,僧人们鱼贯进入食堂,整齐列坐,一起进食。大厅中肃然寂静,不仅没有言谈对话,甚至连碰触食器的声音都没有。面前食尽、需要侍者添加时,他们也不呼唤,只用手指碗碟即可。到此时,汉地僧人开始体会到佛法的庄严。
几名僧人随后向西边的竭叉国进发(今新疆喀什市),但法显在于阗国多停留了三个月,因为本地寺院“行像”的节日近了。行像就是用花车载着佛像的盛大巡游,于阗国内有大型僧寺十四所,每寺行像一天。从四月一日开始,都城内洒扫街道,粉饰房舍。城门楼上架设了大幕帐,国王带夫人、子女在帐中观看典礼。
法显投宿的瞿摩帝寺是于阗第一大寺,所以在第一天开始行像:先在城外三四里处建造四轮像车,车高三丈多,巍峨如佛殿,装饰珠宝彩帛,安放释迦牟尼像,两旁各有一尊菩萨,佛像身后是跟随的诸天使,都用金银雕成,悬挂空中如飞舞。
载着佛像的彩车行进到距城门一百步时,国王会换上新的冠冕、礼服,手持香、花,率臣僚赤足出迎,俯身亲吻佛像的脚,并散花、焚香祈祷。佛像进入城门时,门楼上的国王夫人及众女子都摇动花枝、抛撒下花瓣。每天都有一寺的像车进入都城,如此十四天,行像才告完毕。
观看完行像典礼,法显离开了于阗,经过子合国、于麾国,与先期到达竭叉国的僧人会合。按照佛祖创制的规范,他们还要在途中进行夏日“安居”,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居于室内安心诵经禅坐,不出外化缘或做其他活动,也称“坐夏”。
到竭叉国时,正逢其国内举行“五年大会”,国王和众臣轮流向寺僧施舍巨资。这里已到葱岭脚下,生长的花草树木和汉地都不同,只有竹子、石榴和甘蔗与汉地相似——也许法显记忆有疏漏,把印度见到的竹子、甘蔗误记到西域了。
从竭叉国翻越葱岭,就是北天竺。葱岭高峻,终年积雪不化。当地居民都自称雪山人。翻越高山后是一个叫陀历的小国,该国僧人都学小乘典籍。继续向西南,沿着葱岭走十五天,有一个险峻的山涧:两侧是垂直的石壁,涧底是滚滚河水。前人在石壁上凿出了一串窝坑,行人像壁虎一样用手脚攀缘而下,共有七百多阶。然后是渡过山涧的绳索,需脚踩一根、手扶一根绳索,两脚交替行到对岸。法显默数,到对岸有近八十步。汉地历代还没人能远行到此,包括出使西域的张骞、甘英。
初入佛国
渡过山涧后是乌苌国。这里是北天竺地区的中心,位置可能在今巴基斯坦西北部。当地人都说标准的天竺语(梵语),以农耕为主,国内有五百座小乘佛教寺庙。外地僧人到寺,只提供三天食宿,三天后则要另觅去处。据说佛祖曾经到过这里,但已是不太可靠的传闻。法显等找到了愿意资助他们的主人,供养他们在此坐夏。
此后,法显等在乌苌附近的几个小国游历。据说佛祖前生曾转生若干世,都有普度众生的事迹。这里诸国都流传着佛祖的种种神迹,比如,割肉向恶鹰换取鸽子性命、以眼球布施人、以身饲饿虎。
在弗楼沙国,一座佛塔收藏着佛祖用过的钵盂。据说大月氏王曾攻入此国,想劫走钵盂。先将钵盂放在大象背上,大象伏地不能行走;又将钵盂放在四轮车上,八头大象也无法牵动。月氏王知道与此钵无缘,遂为之兴建塔及寺庙。法显到这里时,寺内有七百多名僧众。每天将近中午和傍晚时,僧人会取出钵盂供人瞻仰礼拜。法显观察此钵,大概能容二斗(约合今四公升,有点大了),黑中带杂色,质地光润。据说穷人来瞻仰时,捧少量花瓣就可装满钵盂。有富人用很多鲜花敬献,装入数车也不能满。
礼拜过钵盂后,有几位僧人动身返回汉地,法显和慧景、道整三人决心继续向中天竺行进。
他们先向西行至那竭国的界醯罗城,此城佛寺中藏有释迦牟尼的顶骨舍利。由于担心被盗,由城中八户富贵家主,每人持一印,每天清晨八人核对印信无误,方能打开藏佛骨的厅门,用香水洗手,共同取出佛骨放在寺外高台上,罩以琉璃钟。然后僧人登高楼击鼓,吹海螺,敲铜钹,召集信众参拜。国主先到寺中礼拜,从寺东门而入,西门而出。城内其他官民,也习惯先礼拜佛骨,再开始一天的生活。法显观察这块佛骨,大概四寸见方,颜色黄白,中间微微隆起。寺庙门口一直有卖鲜花、佛像的摊贩,前来拜祭的人都会购买。其他国家的国王也常派人来此拜祭。
在那竭国停留数月后,法显三人继续南行,翻越终年积雪的雪山。山背阴面酷寒难忍,慧景病倒途中,口吐白沫而死。法显和道整哭泣之后,留下慧景的尸体继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