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章 苻秦崩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庶民刘裕

公元383年,桓温死后第十年,深秋十月。

长江之中,一片巨大沙洲上长满芦荻,遥对京口城垣。如今芦苇已枯黄,芦花绽放如雪。一叶小舟停泊在芦荡深处,两个年轻人正在埋头砍伐芦苇。年长的刘裕,今年二十一岁,另一少年是他异母的幼弟刘道规。

父亲刘翘死后,刘裕一家生活极度穷困,全靠萧氏一人躬耕劳作,将三个幼子抚养成人。萧氏希望振作门庭,努力供养中子刘道怜读书。刘裕和刘道规没有求学机会,仅粗识几个文字。

现在水稻收毕,小麦种下,他们抽空来割芦苇,除了搭盖自己家的草房屋顶,还要卖到建康城里作烧柴。

隐隐的喧闹声从南岸传来。刘裕兄弟在苇丛中直起身,向京口城下眺望。

那里,展开了风帆的船队正离开码头,向北横渡长江。据说前秦苻坚的军队正大举南侵,已经开到了淮河边。还有传闻说秦军已经渡过淮河,占领了寿阳城。徐、兖二州刺史谢玄正准备和秦军决战,满载士兵的船舶正驶向寿阳前线。

战争阴霾下,江东早已人心惶惶,流言四起。苻坚倾国南征,来势汹汹,据说兵力达百万之多。东晋沿江堪用兵力不过十万余人。很难相信谢玄能抵挡住秦军,富贵之家早已准备南逃。

刘裕兄弟还没想过从军。东晋制度,士兵都是世袭身份的军户,身份比平民低贱。平民只有犯罪免死才会补入兵籍。刘裕兄弟虽家境贫寒,还不至于如此。像他们这种先辈稍有一点身份,但又不通文墨的南渡侨民,可以被州、郡长官招纳,担任低级军官。但那需要官府中人引荐。对刘裕来说,北方的战争还是十分遥远的事情。毕竟,北方离乱以来,虽然偶有流寇的胡马临江,但都转瞬即逝,从未有过渡江危机。

穷人看不到改变命运的机会,只能向算命先生询问前程。刘裕也曾请人算命,结果是:他的生辰干支属于“禄命双亡”之运,就是寿命不长,也不会有任何官爵。政坛是士族禁脔,刘裕倒没什么非分之想。

另外,占书还预言,他今后将只有长子能安然成长,其余孩子将全部夭折。不过这也说明,他应该能活到看见儿子出世。所以他眼下要做的是多砍些芦苇,攒钱为自己娶一房妻子。

萧氏已为他定好了亲事,对方女子叫臧爱亲,长刘裕两岁,也是南来侨民之家,祖上据说也做过郡功曹小官,现在家境已经衰落,因为置办不起体面的嫁妆,所以迟迟未能嫁人。萧氏看好的是,臧氏兄长臧焘是个有学问的读书人,曾在建康的国子学当过助教,因为常年被拖欠薪俸,才不得已回家耕田奉养老母。靠臧焘的人情,如果两家结亲,中子刘道怜也许可以去国子学读书。这是萧氏对这桩婚姻最满意的地方。今年冬天——如果战火还没烧到江东的话,就该为刘裕办婚事了。

圣人梦

京口西北八百里外,淮河支流颍水之滨的项城,已是驻扎着千军万马的巨大军营。源源不断的各族步兵、骑兵,首尾相连的船队,正在向下游的寿阳城方向开去。人踩马踏、车轮碾轧起巨大的黄尘,牛马粪被踩踏成粉末混合在尘土中,形成遮天蔽日的云层向东南飘去,把北国的腥膻之气播向江南。

占星家将这烟尘称为“军胜之气”,善于望气者,可以从中看出各种形状,预测今后的战况:

凡军胜之气,如堤如坂,前后磨地。或如火光,将军勇,士卒猛。或如山堤,山上若林木,将士骁勇。或如埃尘粉沸,其色黄白;或如人持斧向敌;或如蛇举首向敌;或气如覆舟,云如牵牛;或有云如斗鸡,赤白相随在气中;或发黄气:皆将士精勇。①

① 《晋书》卷一二《天文志中·杂气》。

阵云起处,是苻坚的行营所在。他已经在此驻扎近一个月。现在的苻秦王朝已经统治了东起辽东、西到敦煌、南兼巴蜀的万里之地。吕光远征军还正在向西域进军,即将带回那里的奇珍异宝和名僧玉佛。待江南平定、西域归附,苻秦帝国的疆域将超越秦皇汉武。

如今,整个秦帝国已经全面动员。西线,巴蜀军队正浮长江而下;东线,从幽、冀调集的军队已经集结在彭城;苻坚坐镇的中线,已经跨过淮河占领寿阳。

更多的军队还在从后方源源不断开来。从凉州出发的军队此时刚到达长安。待全部军队部署到位,一声令下,大军将渡淮越江,横扫南国。以江南区区四百余万人口、十余万人的军队,大概到战争结束之日,很多秦军连敌人的面也不会碰到。

但苻坚还在等待。他心中有一线希望,就是东晋君臣能早识时务,举国归降。他已经派使臣向江东朝廷劝降,并发布了对东晋君臣的待遇条件:晋帝司马昌明将担任秦朝的尚书仆射;名士谢安任吏部尚书。长安城内已经为东晋君臣建好了宅邸,只等他们入住。

苻坚现在是皇帝,氐人身份的皇帝。但他想做的,不仅是一个一统天下的雄主,更是圣人,儒家标准的圣明天子。

苻坚生长的环境,不是祖先们居住的西部深山密林,而是石虎统治下的枋头、邺城,那里杂居着胡汉氐羌,各种语言、风习杂糅并存,形成了一种怪异的混合文化氛围,塑造了苻坚的早年记忆。

他八岁时曾向祖父请求拜师求学,戎马一生的老氐人大为吃惊:“都说我们是戎狄异类,祖辈只知道喝酒,现在居然有要读书的孩子了!”

和长辈们在马背上、酒囊里成长的经历不同,苻坚自幼饱读汉文经书。北中国战乱以来,识字的家族凤毛麟角,但他们还保留着太平盛世里传抄下的各种古书,偶尔也能吸引到粗通汉语的北族显贵。

在这种萧索的文化氛围中,苻坚完成了他在汉字方面的启蒙,他唯一的梦想就是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连年的纷扰战乱、民族征服与屠杀,更使他下定决心:所有的族群和人种,都应当和平、平等地生活在一个统一王朝之下;而只有圣贤的君王,才能实现这个乱世里的终极理想。

自即位以来,他已经按照儒家经典的描述,在长安修建了供天子四时居住和祭祀的明堂,还有祭祀天地神祇的方坛圆丘。他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亲耕的籍田之礼,他的皇后也要举行祭祀桑蚕之神的典礼,为天下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年景丰饶。在儒家经书里,这都是一个圣明君主的职责。

他兴建了太学,要求氐族和其他各族高官的子弟必须入学,接受儒家经典教育。他下令各地州郡兴建学校、教导士民。他每月至少要驾临太学一次,观摩儒师授课,还会亲自考评学生学习经义的进展。他要按先圣的教导,建立一个天下为公、长幼有序的大同世界。

他甚至想让自己的将军们都学习文化,给每人都配备了博学的儒生做教师。这些出身夷狄、毕生戎马的蛮族将领都苦不堪言。

苻坚知道,自己的帝国里面有太多异族。除了人数最多的汉人,还有曾经称帝立国的匈奴人、羯人、鲜卑人,此外还有羌、蛮、獠、蜀和各色不知名字的杂胡人等。苻坚希望所有这些人都认识到,他的秦帝国是一个亘古未有的圣明王朝,所有民族在这个王朝里都有平等的机会。哪怕是被征服的慕容鲜卑,它所有的宗室、高官在前秦朝廷里都有一席之地。能征善战的慕容垂、慕容德兄弟,甚至曾经的燕帝慕容暐,都担当了南征前锋,正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