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返回上一页

包拯:一个白面书生的逆袭

时间:2022-09-21 05:08:43

包拯包大人走向神坛的一生,是从被“刷黑”开始的。

包大人生就一副书生样,白面净脸、眉清目秀。至于那张广为流传并被编排成各种段子的黑睑,以及那个犹如贴了标签的月牙胎记,当然只是善意的谎言,不过是为迎合他后来的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形象。试想,一个书生,本已缺少劈山开路的气场和力度,再加白面,哪里有带着月牙胎记的黑脸来得触目惊心并不怒自威呢?

同样遭遇刷黑的,还有包大人的出身。他非但不是出身贫寒,由嫂子含辛茹苦地抚养成人,恰恰相反,包大人生在官宦人家,父母双全,备受宠爱,幸福指数爆棚,以至于成年后的他很宅、很恋家。都28岁了,好不容易中了进士,终于可以出去赚钱养家、光宗耀祖了,只因工作地点离家远了点,便托人找关系又换了个地方,结果还是未能如愿靠近家门口,傲娇的包大人竟然辞了官职,弃了前途,把陪伴侍奉父母当事业来做。这一守就是十年,直到父母病逝、守孝完毕。

38岁这年,老大不小的包大人终于第一次入仕,出任天长县县令。

在这一任上,一起虎头蛇尾的“牛舌案”,将官场菜鸟包大人塑造成了如假包换的神探??

一户人家的牛舌被割了,主人来衙门报案。包大人二话不问,直接吩咐主人回家把牛杀了。不久有人来状告牛主人(私宰耕牛在宋朝是违法的),圣明的包大人由此断定,这个状告牛主人的人便是凶手,否则便不会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这是包大人一生中唯一的有明确记载的断案,至于发明三口威风的铡刀、怒铡负心的驸马爷等桥段,自然也是演绎,当不得真的。可这段唯一的官方记录,也是漏洞百出,实在看不出前后有半毛钱关系。妙在那人很配合,自觉被识破,“惊服”!于是包大人机智果敢、善断奇案之名就这样流传开去,并且越传越神,越神越传。

历史为什么会选择成就并神化这样一个经不起严格推敲的白面书生呢?从包大人后来的人生里可窥端倪。

41岁这年,包大人来到了仕途的第二站端州(今广东肇庆)。这是个盛产端砚的地方,每个来此做官的人,都会拿这个东西当作行贿受贿的明星产品,为自己前程铺路的同时,也中饱私囊,赚他个钵满瓢溢。唯有包大人与众不同,不仅下令定额进贡,并再三表示自己决不染指半个。离任时,包大人果然不曾带走一方端砚,就连他平日里在公堂上用过的那方旧砚,他也造册上交了。

凭借一身干脆利落的清正廉明和洁身自好,没带走一方端砚的包大人,迅速得到民间的点赞、朝臣的赏识与帝王的青睐。

很快,44岁的包大人被调入京城,负责监察百官,直接参与朝政??他的人生火速切换剧本,进入另一角色,一生尽心尽力地弹劾他人。

据统计,在包大人弹劾下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有时为了一个人、一件事,他反复上奏,火力之猛,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最著名的当属六次弹劾“国丈”,硬生生把仁宗宠妃的堂伯父张尧佐给拉下马来。他不仅白纸黑字大呼张尧佐是盛世垃圾、白昼魔鬼,还和皇帝面对面理论。在争执到达高潮时,情绪激动的包大人站在仁宗面前义愤填膺、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溅了仁宗一脸。仁宗又尴尬又窝火,却也只能拂袖而去,并最终不得不顺势而为。

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刚直不阿的做派,为包大人被推上神坛又添了一把火。

5 8岁那年,包大人当上了开封市市长。在封建社会,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宋朝实行门牌司制度,告状必须由门牌司传递状纸,坐堂问案的县太爷并不是鸣鼓喊冤的老百姓想见便能见到的。衙役们趁机层层设限,层层盘剥。体恤民情的包大人下令,把衙门口大开,无论谁有什么冤屈,都可以直接走进来告状,绝不会再有层层关卡,让不识字、不知法、不懂门路的良民有冤无处诉。

从此,关于包大人在开封的传说如井喷。事实上,包大人在开封市长任上,只做了不到两年,很多故事还没来得及发生,他便已经离开。

严格来说,包大人的所作所为,远远不足以让他成为传说中的那个包青天。可人民所要求的实在不多,只要是有心为民做事,不管做到了哪一步,人民都会歌颂他,纪念他,神化他,把他当作黑暗里的明灯,来安慰在现实社会里被打击到体无完肤的心灵。

《包拯:一个白面书生的逆袭》在线阅读地址:包拯:一个白面书生的逆袭

1
经典故事
两个女人的友情
我的果汁分你一半
记号
海报
传承
新衣
纸孩子
废墟下的手
换命
夜路
热门书籍
如此之爱
异恋
不分手的理由
男人这东西
生命的奇迹
火车上的威风
马来狂人
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
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选
川端康成短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