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返回上一页

目标带来的颤抖

时间:2022-09-21 03:31:54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过犹不及。就说人的行为,没有目的当然不行,目的性太强了更不行。目的性太强了,就会出现“目的颤抖”。

  什么叫目的颤抖?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被试者给小小的绣花针引线,事先激发他们不同强度的目的性,比如设置价值不同的奖品。结果发现,被试者目的性越强,越全神贯注地努力,手越颤抖得厉害,线越不容易引入。由于手的颤抖是目的性过强造成的,所以,心理学家就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目的颤抖”。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目的颤抖。太想写好字,你的手会颤抖!太想踢进球,你的脚会颤抖!太想做出创意,你的脑会颤抖!传说中的神射手后羿,原本百发百中的功夫,却在夏王面前表演射靶心时,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太在乎那个黄金万两的赏赐,让双手颤抖了。美国著名的高空走钢丝演员瓦伦达,原本有一双在钢索上如履平地的脚,却在最后一次演出中,从钢丝上掉下来。这是因为过分在乎这个最后一次的结局,使双脚颤抖了。

  为什么会出现目的颤抖?

  《庄子?9?达生篇》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故事,从中我们也许会找到答案。

  颜渊问孔子说:“有一次我经过一个深渊渡口,摆渡人撑船的技巧实在神妙。我问他:‘撑船可以学习吗?’摆渡人说:‘可以的。善于游泳的人很快就能学会撑船。假如是善于潜水的人,即使没看见过船也会熟练地撑船。’我问其中的原因,他却不告诉我。请问他的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回答说:“善于游泳的人很快就能学会撑船,这是因为他熟悉水性而处之自然。至于那善于潜水的人没见过船就能熟练地撑船,是因为他视深渊为陆地上的小丘,视船翻为车子倒退一样。他对出现在眼前的翻船如倒车一样毫不在乎,心里若无其事,怎能不镇定自若呢!用瓦器作为赌注心里非常轻松,用带钩作为赌注心里就有点儿害怕,用黄金作为赌注就会心慌意乱。博弈技巧本是一样的,越到后来顾虑越重,那就是以身外之物为重了。大凡对身外之物看得过重的人,其内心就会笨拙。”

  这最后几句的原文是:“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这个“外重者内拙”,也许是对目的颤抖根本原因的最好解释。

  现代心理学进一步解释说,所以出现目的颤抖,是因为目的性越强,就越害怕达不到目的,就越害怕失败的结果。越是害怕失败的结果,大脑中反而越容易出现失败的图像。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把球打进水里”,这时,他的大脑里偏偏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神经系统,使事情不是像他希望的那样发展,而是向他害怕的方向发展,结果呢,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

  由此看来,目的颤抖虽然表现不一,可说到底,不论是手颤抖,还是脚颤抖,还是脑颤抖,都是心在颤抖。

  那么,我们该怎样战胜目的颤抖?

  有句话说得好:“大体则有,具体则无。”在做事情的具体过程中,更应该把羁绊心灵的“目的”扔得远远的,让自己得意淡然,失意坦然,平心静气,气定神闲。如此心境,哪里还有什么目的颤抖?如此人生,岂能不多一筹胜算?

《目标带来的颤抖》在线阅读地址:目标带来的颤抖

1
经典故事
需求导向下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
翻转课堂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应用<br/>..
建筑工程测量活页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助力新医科建设研究探讨..
基于Z理论的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究..
信息化背景下的《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大学生校内外兼职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教师在线教学困境的反思及应对
一种PTN网络路由调度方法
热门书籍
暗夜魔君
冰火之恋
纯情小后妈
麻雀三变凤凰
枪火
亲前婚后
蜀山问天书
优雅地低于爱情
紫皇粉妖之独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