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书籍目录
本书侧重叙事而非考据,但不同史书或篇卷总会存在记载的差异,要进行考辨工作,有些我在脚注中做了简短说明,有些则只写成了正文,因为考虑到都出注过于烦琐,细小问题也不值得写札记论文。如果有史学同行著文指摘商榷,我非常欢迎和感谢。
另外,涉及纪年方式,本书优先采用公元纪年,因为当时不同政权采用的年号繁多,同一年内也常改好几次年号,不如用公元纪年便利;涉及月日,我则采用旧历(农历),因为今天农历也没有消亡,还在使用,今日的读者很容易对照。农历的一个好处,是可以直接确定月亮的圆缺程度,这也是复原历史很大的便利。但这又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农历年和公历年有一个多月的交错期,比如我们过完阳历的元旦,已经进入新年了,但按照农历,还在旧年的年末。这就只能请读者注意和理解了。
再现古代战争,地图比较重要,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对古代政区有比较好的再现,但缺乏地形因素,而理解战争地理,只靠没有地形的政区图就不太够。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是先把《中国历史地图集》相关部分翻得比较熟,再参照现代的地形图、卫星图,再现古代战争的各种地理要素,就弥补了这个遗憾。这里借机介绍一点史地基本知识:现代和一两千年前的古代相比,山川形势基本没变化,有变化的是两点:一、比较低平的海岸线,会因为淤积逐渐向海中推进,主要发生在黄河汇入渤海或黄海的入海口,以及长江的入海口;二、河流在下游平原上的河道,一两千年的历史维度中会发生一些摆动、改道。读者如果了解这些稳定与变化的因素,可以更好地利用现代卫星图和历史地图,更可以自行旅行访古,亲身体会山川陵谷之恒常与沧海桑田之变迁。
最后说一点关于慕容鲜卑的相貌问题。史书偶尔提及,这些人中有些皮肤白皙,或者须发呈黄色,所谓“白虏”或“黄头鲜卑”,陈寅恪最早著文总结这个现象。恐怕有人会想象成金发碧眼的所谓北欧人种特征,但我觉得未必,一是因为古史对这个现象的记载并不是十分强调、突出,如果是和中国人差异太大的北欧人相貌,中国史书肯定会用更大的篇幅来描写;二是北欧人种特征是头骨窄长,深目高鼻,这方面不仅史书没记载,现在的鲜卑墓葬等考古工作也没有发现。我在山西省有些地方游历时,曾见过当地人中有少数人的相貌特征是:肤色白皙,头发偏浅棕色,头形较圆,体形也多偏短粗,这可能也是中古时期部分鲜卑人的体貌特征。十六国早期的石勒等羯胡人高鼻多须,但史书未写其毛发颜色有异,应当是来自中亚的古伊朗人,中亚人毛发多为深色,和东亚人种差不多。所以史书里写了什么和没写什么,都应当做全面考虑、比对,不宜为攀“洋亲戚”而故作惊人之论。
李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书籍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