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这本书稿是我2009年秋写的。当时正在写博士论文(即《南北战争三百年》,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刘裕的战记,本来是博士论文里面的一章,我就顺便把它扩写成了一本书的篇幅。
中国古代名将几乎多如牛毛,包括很多马背上夺天下的皇帝,刘裕的知名度算是比较低的。为什么专门写一本刘裕的战史?
因为我优先考虑的不是战争的规模,甚至不是战争对后世的影响,而是战争的“可观赏性”。可以用体育比赛类比一下:足球世界杯的决赛,往往不如前面的小组赛精彩;两位战绩显赫的世界级拳王,举行一场巅峰对决,也未必精彩好看,比如当年泰森和霍利菲尔德之战,黏黏糊糊拖泥带水。多数人都是因为“咬耳朵”记住那次比赛的,其实即使没发生咬耳朵事件,那场比赛也没任何观赏性,谁取胜也意义不大。而刘裕,就像一个陌生的新选手登场,接连放倒了几个老拳王,甚至是比他高几个重量级的大块头对手。他的战记的魅力就在于此。
具体到刘裕当时的环境。第一,他生活在分裂时期的东晋——江南的半壁江山里,当时人口很少,而且东晋政权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很低,军事动员能力也低,所以军队规模都不大。刘裕平生进行的几次重大战争,多数史书都没记载兵力数字,从其他旁证来推测(比如稍早的桓温能够集中的兵力),应该都在三五万人规模,不会超过十万人。在中国古代战争史里面,这确实有点拿不出手。
第二,刘裕立足的南中国缺少战马,他的军队主力是步兵,后勤补给只能依赖缓慢的水牛和舟船。当攻击北方的鲜卑、羌人政权时,他面临的困难更大,因为北方冬春季缺水,河流结冰,无法进行航运,他只能趁短暂的夏日雨季进行北伐。他的对手拥有骑兵优势,军队的集结、攻防速度远高于南军;在战场上,骑兵的冲击威力远远超过步兵,而且可以靠四出抢掠解决补给问题。就在这种劣势对比下,刘裕仍攻灭了鲜卑南燕、羌人后秦两个王朝,他们的皇帝不仅没能抵挡住刘裕迟缓的步兵部队,甚至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都被俘,然后被处死了。在火药兵器普及以前的人类战争史上,步兵、骑兵相对抗时,这种战局也许是绝无仅有。
了解了刘裕的实力缺陷,才能理解他战略和战术的过人之处。而且在刘裕不算长的战争生涯里,有形形色色的众多对手——除了北方政权,还有靠宗教凝聚力和水战见长的天师道军,有南方的割据政权甚至是王朝篡位者(桓玄),有东晋旧宗室实力派,还有渐生仇隙的同袍战友。和这些对手的战事往往此未落、彼已起,跌宕起伏悬念十足。就像本书“引子”里,刘裕远征南燕时,除了拓跋北魏、羌人后秦两个王朝的虎视眈眈,还有天师道军悄悄从岭南北上,直逼都城建康,刘裕北伐军坚城未克,又受到了后方沦陷的威胁……
刘裕这人性格比较沉稳内向。如果说刘邦有无赖的嚣张本色,李世民有刻意扮演开国雄主的舞台感,刘裕能够被人传扬的言行就实在太少。即使如此,从战争生涯的紧张程度,从实力与战绩的“相对值”来看,刘裕战争生涯的精彩跌宕,绝不亚于靠蒙古骑兵横扫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
当然,作为历史人物,刘裕有他不好写的地方,除了他性格颇为内敛、缺少“舞台感”的言行,还因为史书对他在军政领域之外的事迹记载太少,比如亲属和家庭生活的细节等,所以只能为刘裕写一部“战史”,而非一部完整的、多角度的人物传记,他个人的生平经历,和当时整个时代的关联纠缠也不算太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史书阙如的部分,我也只能留白了,因为这毕竟是一部史学作品,而非虚构文学。本书“引子”似乎有点“文学性”,但那有点虚晃一枪了,正文还是比较贴近史实,没有什么虚构成分。
这本战记的另一个特点,是对魏晋时代地理、地貌的复原,希望让读者穿越时空、亲临其境。它也有两个来历。其一,战争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最密切,战事展开的山川地貌、季节冷暖乃至气候的短期变化,都有可能影响战局胜负,统帅必须考虑周全。所以战史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作品,必须尽可能详细地复原地理、季节、气候因素,这就使作品更有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除了常用史料,我还为此翻检了史书里的《五行志》《灾异志》,发现颇有些收获,有对物候、环境现象的大量记载,以往学者们多不太关注《五行志》,最多是从政治文化的角度使用它,其实它的用处更多。
其二,自导致东汉解体的董卓之乱以来,文人士大夫中逐渐流行一种游记文章“述行记”,它们多记载战乱中的颠沛流离,沿途见到的景物、风土人情与古迹。这些乱世行纪,很多被引入了伟大的地理志书《水经注》。刘裕时期,随军的幕僚文人也经常写下行军途中见闻,寄给后方的亲友分享。它们是复原中古山川地理风貌、人文景观的第一手素材,但这些游记大都失传了,只有唐宋类书里面有零星引用。本书中刘裕军队占领旧都洛阳的篇章,就用了很多辑佚而来的时人书信、游记。
军人可以是伟大的旅行家,军事远征也是一种去往未知世界的游历(而且更刺激),我们可以随着他们航行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浩荡长江;可以穿越暑热夏日里水花四溅、涛声如雷的三峡,感受长江在群山间奔腾的奇丽壮美;还可以进入沦为丘墟荒林的华北平原,在雪野里感受胡马驱驰的战栗,直到开进新占领的古都洛阳、长安,触摸那些残破的周秦汉魏宏大建筑,做穿越时空的怀古追思。
另外,魏晋南北朝时候的民歌,很多都保留下来了,有北方羌胡匈奴等汉译过来的,也有华北和华南汉人的。一般北方的风格粗犷直爽,语言也俚俗;南方的婉约细腻,更多吴侬软语。有些歌谣居然能和当时的历史事件呼应上,因为当时的作者也喜欢大事件、爱拿著名人物当主人公,以往文史学者对这方面关注的还不太够。像本书里出现的几首关于鲜卑慕容氏的歌谣,还有江南的《丁督护歌》,它的名字就来自刘裕的贴身卫士丁旿。这些歌谣放在《乐府诗集》里,读者都不太明白怎么回事,但把它们放到当时的历史事件里,还原到它们的主人公身上,这些诗歌就都“活”了,导致它们产生的那些历史场景历历俱在;它们的主人公也活了,从古书里的“之乎者也”,变成了有悲喜嗔怒、有笑声和泪水的活人,如在眼前。
萨满教的巫师借助咒语通神,召唤死去的先人降临附体;诗歌,也许是古人留给后辈的通灵魔咒。
书稿刚写出时,我请清华大学历史系的王晓毅教授审读过,他提了个意见:为什么要写那个去印度取经的法显和尚呢?他和刘裕的战争好像没什么关系。
确实如此。不过我觉得,军人和僧人,这两个职业截然不同,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杀戮和超度,但他们又有某种相似——都忽略,或者说超越了饮食男女的正常生活,也许把他们合起来,才能看到人生和时代的全貌。而且,法显走得更远,他是第一个去印度并留下文字记载的中国僧人,比著名的玄奘早二百多年,他的行纪《佛国记》虽然不如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篇幅长,但更有个性化的体验和丰富的细节。本书读者在随士兵们游历华南和中原世界之余,也不妨随这位僧人去看看遥远的西域、天竺,乃至泛舟印度洋,遍历斯里兰卡和印尼群岛,那是中国古史的另一个维度。
而且,把史书和《大藏经》里东晋十六国时期翻译的佛经对照,会有更惊人的发现。比如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