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水口又被重新堵塞。
此时已近年底。汴水、泗水两条水道都未开通,在彭城的刘裕还不太着急。第一阶段克复河南的目标已经完成,现在前锋各军据守洛阳、度过冬天即可。只要在来年雨季前开通河道,就不影响第二阶段的入关计划。
他先派幕僚把克复洛阳的战报带回建康,并让他私下提醒留守的刘穆之:前方取得如此胜利,朝廷应该考虑给刘太尉晋爵、授九锡。刘穆之一贯自命为刘裕的心腹,却没想到刘裕的这个心事,一时颇为尴尬。朝廷急忙以晋安帝名义发诏,任命刘裕为相国,爵位由豫章郡公升为宋公,并加“九锡殊礼”。
诏命传到彭城,刘裕却按惯例推辞不接受。他的计划是在攻灭后秦、北魏后再接受此待遇,现在只是做前期铺垫。
此次出征,除了荡灭羌人、拓跋人的目标之外,刘裕心中隐隐还有一个打算,就是结束早已名存实亡的晋王朝,改朝换代登上帝位。
桓温曾经以北伐为掩护,暗存篡夺之心,但他没有真正北伐的才能和决心,也经不住士族集团对他的消磨,功亏一篑而亡。桓玄面对的士族对手才智更低下,稍施无赖手段就登上帝位,但也更迅速地跌落下来。如今士族政治大势已去,重建皇权的事业,只能由刘裕这种战争中搏杀出来的军人完成。
但这个过程仍颇曲折。虽然曹魏代汉、司马氏代魏都是先例,但那只能提供一些仪式程序上的参考。曹氏、司马氏和平过渡、建立新朝的代价,是对士族阶层的笼络收买,更多地承认其世袭特权,而刘裕的作为正与此相反。京口一干武人的崛起,将门阀士族们排挤到了政治舞台的边缘,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家族分肥、传承子孙。刘裕主政以来政令严厉,令行禁止,也大大限制了士族的经济特权。士族们虽已无力阻止他,但也不可能主动帮助他废晋自立。
刘裕依靠的是跟随他征战起家的将军们。但他们都是粗疏武人,改朝换代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之事,无法主动帮刘裕走上这一步。此时刘裕最需要的,是善于揣摩上意、逢迎趋合的势利小人。可惜他手下实在缺乏这种角色,竟使他一时颇为踌躇。
受阻潼关
天寒地冻、风雪交加之中,东线巨野泽入黄河的水道终于开通。王仲德又建大功。
西线的石门工程依旧进展缓慢。驻扎在洛阳的诸将已经按捺不住:他们自信,仅凭洛阳这一万多兵力,完全可以直入关中、荡平后秦。
首先行动的是王镇恶。他本是关中人,急于富贵还乡,不顾严寒天气和刘裕的部署,率部开出洛阳向西冲去,接连攻克后秦骑兵据守的新安、渑池县城。
当年苻坚败亡、关中扰乱时,王镇恶还是少年,曾经流落到渑池,被当地人李方母子收留。离别李方时,他说:“今后镇恶如果富贵,一定重重报答您。”李方回答:“你是王猛丞相的孙子,又有如此人才,何愁不富贵!到时你能让我在本县做个县令就知足了。”此时王镇恶率部开进渑池,直接进入李方家,升堂拜见其母,当场任命李方为渑池县令,又赠送了很多财物。
王镇恶部继续西进,又击败来救援洛阳的后秦步兵,占领弘农郡(今河南三门峡市),俘获后秦弘农太守尹雅。但对方伺机脱逃,又回到了秦军之中。
檀道济、沈林子二人看王镇恶一路西进,杀入潼关在即,担心灭秦之功被他一人独占,也都率部开出洛阳,向关中方向急进。
晋前锋诸将络绎西进之时,后秦内部发生动乱。姚泓之弟、驻防黄河北岸的并州刺史姚懿,本来受命南渡黄河阻击晋军。他觉得晋军威胁尚远,这反倒是取姚泓而代之的好机会,于是乘乱起兵,收集黄河北岸的军队、粮食,回头杀向关中。后秦朝廷顿时一片混乱。
姚泓的叔祖、东平公姚绍受命东渡黄河,进剿姚懿叛军。当姚绍与姚懿激战之时,关中又起事变:负责防御赫连勃勃的齐公姚恢也在西北的安定起兵,率领部下数万人杀奔长安。姚泓急令姚绍火速回师保卫长安。
417年的春节,后秦君臣在长安宫殿举行朝会。此时恰好发生日食。姚泓想到晋军攻势凌厉,国家内部动荡,加之天垂异象,恐是国祚不保、大难临头之兆,不禁泪下。群臣也都泣不成声。这番情景,恍然与七年前广固城头的慕容超酷似。
姚绍扑灭了姚懿叛军,急忙回师入关,与姚恢叛军在长安城南对峙。姚恢命部下展开进攻。从潼关回师入保长安的姚赞部恰巧赶到,与姚绍前后夹击。叛军大败,姚恢被斩。姚绍又急忙带秦军主力赶赴潼关固守,阻击晋军来袭。
刘裕获悉汴水开通尚遥遥无期,洛阳诸将又都违令杀奔关中,只得于417年一月从彭城出发,率舟师溯泗水开向黄河。此行必然与拓跋人发生冲突,但没有别的选择。
王镇恶部此时已进抵潼关不远处。檀道济、沈林子则北渡黄河,试图趁秦军重点防守潼关之机,从北路的蒲坂关攻入关中。417年二月,沈林子击败后秦河北太守薛帛,攻克襄邑堡,获得兵粮补充后进向蒲坂。但后秦并州刺史尹昭固守蒲坂,晋军几度强攻都未能攻克。
檀道济又分兵进攻后秦在黄河北岸的重要据点匈奴堡,被守将姚成都击败。黄河北岸战局陷入僵持。
此时姚绍率五万兵力进至潼关,又派姚赞率禁军七千增援蒲坂。沈林子和檀道济商议,认为蒲坂城险兵多,一时难以攻克。王镇恶独自面对潼关秦军,形势孤危,不如现在渡河与王镇恶合兵,一起攻克潼关,那样蒲坂将不攻自克。
三月,檀、沈、王在潼关下合兵。姚绍率数万秦军主力开出潼关,列成方阵向晋军开来。檀道济等看敌军数倍于晋军,固守营垒不敢出战。秦军开始逼近晋军垒墙。
沈林子部在晋军前方最右翼。他率部下数百人冲出营垒,与临河的敌军发生激战。后秦军阵人数太多,拥挤不便调动,士兵们听到西北方的厮杀声,开始惊惶起来。檀道济、王镇恶乘机进攻。秦军溃散大败,数千人被杀、被俘。
【图12:潼关战事示意图】
姚绍逃到三十里外,才收集逃散部队,重新固守潼关。他获悉晋军的粮草全靠洛阳陆路运送,于是命姚鸾翻山潜入晋军后方,阻断粮运。
晋军得悉姚鸾动向,在山间设伏阻击,姚鸾部下的尹雅战败,再次成为晋军俘虏。姚鸾则进抵晋军后方,驻营固守。沈林子选拔精锐士兵,乘夜衔枚偷袭,秦军溃败,死者九千余人,姚鸾也被俘。为了打击姚绍和秦军的信心,晋军将秦兵尸体拖到阵前堆成高丘。姚鸾被割去鼻子,送到阵前向秦军炫耀,随后被砍下了头颅。
这时,后秦的河北太守(这个河北郡在山西南部)薛帛叛投晋军。他率兵南下,占据黄河大拐弯的内侧,试图与南岸的晋军连成一气。姚绍急忙命驻蒲坂的姚赞前往阻断。姚赞所部未带足够的军粮,蒲坂驻军随后又派出粮运车队进行补给。
檀道济等分路对抗:一路晋军从山间潜入秦军后方,拦截粮运车队;一路北渡黄河接应薛帛;另一路由沈林子带领突袭姚赞军营。姚赞军队刚赶到河边,尚未修筑成营垒,沈林子军就赶到并发起突袭,一举击败秦军,姚赞轻骑逃回后方。另一路晋军也拦截住了秦军的运粮车队,焚烧粮食后返回。只有渡河接应薛帛的晋军,与赶来增援的秦军姚和都部遭遇,被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