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时光退回四十一年。
公元369年初夏,农历四月一日,京口城下的江岸上泊满了战舰。洁白的风帆如云海,遮蔽了滔滔江水。站在探入长江的北固山上,举目西望,上游的天水之间,舰队还在连绵驶来,极望不见尽头。
山下码头,绿柳荫中,口令声喧哗起伏,整装的军人们正在列队登船。有军马不肯走上踏板,焦急地踏动四蹄,仰头长嘶。士兵们拼命拉扯缰绳,鞭打、呵斥着逼它就范。
一批士兵登船完毕,踏板撤下,帆索拉起,在东南风的吹拂下鼓帆渡江,开始他们的北伐之旅。桨声欸乃中,又一批战舰靠岸,士兵继续登船。有人乘军官不注意,向远处目送的亲人挥手告别。
京口,一座伴随南北割据而生的兵城,已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出征场面。
但这次,紧张、压抑的气氛弥漫在京口城上,感染着登船的将士、岸上的亲人。
这里的居民,大都是五十多年前徐、兖二州的百姓,为躲避匈奴和羯胡的战乱南迁而来,使小镇迅速变成了一座号称“北府”①的兵城。多年来,他们习惯了由同乡——兖州高平的郗氏家族为刺史,充当他们的保护人。这种南迁的移民被称为“侨人”,伴随他们南迁的那些地名,就是“侨州郡”。
① 西晋徐、兖二州,大致为今山东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北地区。南迁之后的徐州治所长期设在京口,徐州刺史惯例带“平北将军”“镇北将军”等军号,简称北府,京口驻军也习称北府兵。在383年的淝水战役中,北府兵立下了破前秦首功,又在东晋后期的内、外战争中表现突出。但由于史料缺乏,关于这支部队的建制、规模等都难以深入讨论,只知道它的主体是北来侨民,祖籍徐、兖、青等州。
但最近,来自长江上游、雄踞荆州多年的桓温大司马,排挤走了徐州刺史郗愔,控制了京口。准确地说,他已经控制了偏安江南的整个东晋王朝。这次北伐的统帅就是桓温。
舰队北征
一艘大型楼船从中流驶来,缓缓落帆靠近码头,三重楼顶的平台之上,一位统帅凭栏而立。他全身甲胄戎装,身高中等,体形胖大,连鬓的络腮胡须已经花白,身后站着几名素衣长衫的幕僚文士。这位统帅就是东晋大司马桓温,来视察京口军队调动情况。他将倾举国之力,进攻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
遥对楼船,岸上送行的人满怀疑虑,窃窃议论:京口子弟的鲜血和性命,会不会成为桓温实现更大野心的垫脚石?
人群中拥挤着一名七岁少年,他身穿白色丧服,怀里抱着一个哭闹的婴孩。这个少年就是刘裕,他出生时母亲死于难产,父亲又刚刚病逝。
刘裕祖先是徐州彭城人,曾祖一代为了躲避北方战乱,渡江到京口定居。刘裕出生时,他父亲刘翘正担任本郡功曹。这个由侨人组成的彭城郡就设在京口城内,功曹由郡太守自行任命,不是朝廷正式官员,在东晋时代往往是一种抬高先祖的虚荣身份,刘翘可能只是个普通吏员。刘裕出生在父亲的郡府吏舍里,他的母亲也死在那里,在刘裕穷困的少年时代里,这是他最聊以自豪的出身。
刘翘家境拮据,一人难以抚养幼子,曾想把他抛入长江中。刘裕的姨母不忍心,把他抱来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喂奶,他才得以存活下来,也因此获得了小名:寄奴——寄养在亲戚家的孩子。刘翘后来续娶夫人萧氏,在萧氏又生了两个儿子后,刘翘病死,刘家境况非常贫困,只靠孀妇萧氏一人辛苦耕作养活三个儿子,少年刘裕也要帮继母照看两个幼弟。
看到人群中的白衣少年,桓温眉头微微耸动一下。大军出征,这不是好兆头。他稍一抬手,卫士将命令高声传递给船尾的舵工。楼船扬帆掉头,汇入了浩荡船队,向江北的广陵驶去。
桓温船队绵延百余里,自广陵北上,经过运河开进淮河,船队小心躲避着水下暗藏的沙洲,在淮河急流中北渡,进入泗水,向西北溯流而上,目标是——黄河。
无数个暗夜里,占星家们留心着银河南段的“天江”星(西方星座序列中之蛇夫座36)。在魏晋的占星学中,天江星代表着通往黄河的水路。如果月亮或者五大行星靠近、侵犯天江,则表示通向黄河的水路断绝。幸好,近十年来,这种天象未曾出现。这预示着北伐航道将畅通无阻。
【图1:桓温北伐前燕示意图】
渡过淮河就是进入了北方。南北连年交战,这里是反复拉锯争夺的战场。平原旷远,居民稀少,城邑荒凉,郊野萧条。只有远方偶然飘散的一缕轻烟,显示野林中藏有几户农居——也许是鲜卑军队发送的警报。
河滨杂树灌木丛生,不时有野禽走兽惊起,微风似乎也蕴藏了胡马毡帐的腥膻气息。对习惯了江南花娇鸟媚、吴侬软语的人们而言,这无异进入一个新奇的蛮族世界。半个世纪后,著名文士谢灵运从建康舟行至此,记录下了他看到的满目荒蛮凄凉:
城坡陁兮淮惊波,平原远兮路交过。
面艽野兮悲桥梓,溯急流兮苦碛沙。
夐千里而无山,缅百谷而有居。
被宿莽以迷径,睹生烟而知墟。
北上日远,泗水两岸的景象更加荒残。
但这里不是蛮乡,不是西班牙殖民者探寻的亚马孙丛林。河边时而能看到废弃的城镇遗址,还有低矮的夯土墙垣和壕沟。那是当年胡马南来时,乡人为聚众自保而修筑的垒寨。它提醒舟舰上的来客:这里曾经是人烟阜盛的田园沃野,是南渡衣冠们梦魂萦绕的中原,是侨人们的故乡所在、祖茔所居。
晋军压境,淮北、河南震动。鲜卑人委任的地方势力纷纷倒向晋军。由于饱受流寇乱兵骚扰,这些地区的残存民众都结成村寨而居,服从任何能控制本地的强大势力,接受他们的封号、交纳贡赋,又随着南北实力对比的变化及时转变立场。
楼船上,桓温和僚属们极目远眺。西天尽头,云树苍茫。中原沦陷、晋朝偏安已经五十余年,这一切本不该发生。当年西晋王朝灭吴以后,天下一统,皇室和士族都沉浸在安逸享乐中。士族门阀占据高官显位,终日谈玄论文,故作潇洒,不问政事;宗室诸王争权夺利,内战不断,中原涂炭。匈奴人、羯人乘机起兵,北中国沦为异域。
北方沦陷时,桓温随父亲桓彝南渡避难,那时他尚不满十岁,如同京口那名丧服少年。他身边的幕僚们则大都是在江南长大的一代。北方对于他们,除了“郡望”的一点关系外,几乎已经没有意义。
桓温慨然长叹:“神州沦陷,社稷丘墟,当年的王衍一干人罪责难逃!”
王衍,西晋末年重臣,出自名门琅琊王氏,他当政时终日谈玄论道,醉生梦死,不问政事,最后带领禁军主力全军覆没,他被羯胡军阀石勒俘获处死。东晋偏安之初,掌握朝政的王导、王敦兄弟也出自这个家族。
僚属袁宏表示异议:“国运兴废,自有天道,未必是当政大臣的过失!”
桓温被下属顶撞,很有些不高兴。但他不是鲁莽的武夫,他的不快也要用符合士族品味的委婉方式表达:“三国时候,荆州刺史刘表养了一头大牛,重上千斤,比其他牛多吃十倍草料,但驾车出力还不如一头瘦牛犊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