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卷九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一

  白下布衣朱草衣,少时有“破楼僧打夕阳钟”之句,因之得名。晚年无子,卒后葬清凉山。余为书“清故诗人朱草衣先生之墓”,勒石坟前。余宰溧水,蒙见赠云:“叠为花县一江分,来往惟携两袖云。待客酒从朝起设,告天香每夜来焚。自惭龙尾非名士,肯把猪肝累使君?却喜循良人说遍,填渠塞巷尽传闻。”《郊外》云:“乱鸦多在野,深树不藏村。”《与客夜集》云:“羁身同海国,归梦各家乡。”《大观亭》云:“长江围地白,老树隔朝青。”《晚行》云:“土人防虎门书字,水屋叉鱼树有灯。”《赠某侍御》云:“朝罢宫袍多质库,时清谏纸尽抄书。”

  二

  随园地旷,多树木,夜中鸟啼甚异,家人多怖之。予读王葑亭进士《平沟早发》云:“怪禽声类鬼,暗树影疑人。”先得我心矣!其他佳句,如:“大星高出树,残月细流溪。…‘月斜人影忽在水,风过秋声正满山。”“满帽黄花逢醉客,一肩红叶识归樵。”皆妙。

  三

  湖州潘进士立亭,名汝晟,诗宗韩、杜,五古尤佳。《偶成》云:“静士难为介,静女难为媒。嫁容静女丑,交面静士羞。盛年易畹晚,独抱无驿邮。桃李非我春,蒲柳非我秋。鹤老心万里,鹏怒翼九州。未免笑樊援,岂屑伍喧啾?搜春润章句,摘卉膏吟哦。非无兰苕玩,风骚旨已讹。诗涛与诗骨,韩、孟两嵯峨。昆体逮铁体,滔滔同一波。金天削秀华,碧海鸣神鼍。义色少姚佚,吉词无淫颇。褒中南风手,请为《南风歌》。寥寥发古响,羯鼓如予何?”潘宰直隶某县,以迂缓故,几被劾矣。适傅忠勇公平金川归,潘献《铙歌》;公大夸赏,乃改为卓荐。

  四

  鲍进士之钟,字雅堂,诗人步江之子。诗有父风,而清逸处,往往突过前人。《秋雨乍晴》云:“箬帽芒鞋准备秋,稍晴便拟看山游。江潮入郭无三里,溪水到门容一舟。亭午白云开野径,夕阳黄叶下僧楼。闲身自笑如闲鹤,欲度前峰却又休。”五言如:“一鸟掠溪镜,四山明画帘。”“鱼跳重湖黑,蒲喧急雨来。”七言如:“道心静似山藏玉,书味清于水养鱼。”“翻书细检遗忘事,拨火闲寻未过香。“岸柳带鸦明远照,塔铃和月语清宵。”皆可爱也。雅堂尝言:“作七古诗,雅不喜一韵到底。”余深然其言。顾宁人云:“诗转韵方活,《三百篇》无不转韵。”

  五

  秦中诗人杨子安鸾见访,适余外出;归后见贻一册。《雪霁》云:“寒瘦自性情,苦吟工未能。晚晴窗上日,先晒砚池冰。”《闻砧》云:“满院苔痕合,重门树影深。”

  六

  余宰江宁时,所赏识诸生秦涧泉、龚云若、涂长卿,俱登科第。而流落不偶者,惟车静研与沈瘦岑。沈工古文,不为诗。车诗有可存者。《河南道中》云:“三月春阳淡不浓,老冰如石漱寒风。蹇驴觅路人家远,日暮山坳虎眼红。”《农家》云:“筑场如镜草堆山,绕屋黄花映碧潭。闲倚茅檐看客过,南人北去北人南。”

  七

  宝应王孟亭太守,为楼村先生之孙。丁卯,见访江宁。携胡床坐门外,俟主人请见乃已,遂相得甚欢。聘修江宁志书,朝夕过从。尝言楼村先生教人作诗,以“三山”为师:一香山、一义山、一遗山也。有从子嵩高,字少林,少年倜傥,论诗不服乃伯,而服随园。《大梁怀古》云:“摇落偏惊旅客魂,秋风回首眺中原。三花树色开神岳,万里河声下孟门。形胜郁盘终古在,英雄慷慨几人存?信陵策士俱黄土,独有侯生解报恩。”太守讳箴舆。

  八

  扬州张哲士,与蒋秋泾交好。蒋尤自负,作《游山》一首,程鱼门夸为“小谢”。勃然怒曰:“分明‘大谢’,何小之有?”《留别哲士》云:“竟挂秋帆决计行,关心天末倚闾情。便归只好留三月,浪迹无端已半生。人世乘除苍狗幻,名山期许白头成。殷勤相属还相慰,愁听西风雁一声。”哲士《寄怀》云:“恋友心空切,宁亲去敢迟?才为三夕别,已是百回思。避日帘仍下,追凉榻未移。不知江上路,秋暑可曾衰?”哲士咏《胭脂》云:“南朝有井君王入,北地无山妇女愁。”以此得名,人呼“张胭脂”。

  九

  中州李竹门过随园,见赠云:“园在六朝山色里,一筇先要问高台。碧梧叶响秋将至,红藕花香客正来。”其诗颇清。惜年甫三十而卒。余爱其《咏鞭》云:“一事思量转惆怅,不能行到祖生先。”《郊外》云:“山势趁潮多北向,人心如雁只南飞。”

  十

  芜湖施长春,曼郎少年,有卫叔宝之称。余宰江宁时,秦涧泉屡为致意,云“将渡江求见”。已而病亡。有《上冢歌》云:“白杨树,城东路,野草萋萋葬人处。挈植提壶出郭行,可怜今日又清明。富家冢高高傍岭,贫家冢低低亚畛;冢中贫富人不同,一样酒浇不能饮。暝烟惨淡日西斜,挈植提壶还返家。一线阴风旋不定,纸钱飞上棠梨花。”

  一十一

  吴门顾星桥进士,诗才清冠等夷;家有月满楼,藏书万卷,海内知名之士,无不交投缟伫。予目为今之郑当时。《龙潭》一律云:“微风缓缓送江声,最好龙潭道上行。碧树数丛堪作障,青山一半不知名。闲情转向尘中得,幽景偏宜客里生。晚觅茅斋投一宿;花前试看酒旗轻。”进士名宗泰。

  一十二

  姚申甫方伯与沈永之观察,本中表亲,姚姊嫁沈。二人年少时,与余同肄业书院。每见方伯家遣僮担盒,供其子婿。二人同登乡、会科。沈寄姚诗云:“辛勤二老训喃喃,爱婿犹如爱长男。甘脆每教常健饭,苦吟犹记许分甘。”沈殿试二甲第三,姚二甲第二,自后官阶沈必差姚一级:姚为观察,沈为太守;沈为观察,则姚为方伯矣。沈又寄诗云:“平生每好居人后,今日还应让弟先。”余将赴广西金抚军之聘,姚赋诗相留曰:“就使将军重揖客,何如南国有词人?”后四十年,姚竟巡抚广西。余寄书云:“不料当日所谓‘将军’,即此时之阁下,惜我不能来作揖客耳!”永之在书院寄内诗云:“深院蝶娇无语坐,小园花嫩卷帘看。”为掌教杨文叔先生所赏。

  一十三

  余在都时,永之引见满洲学士春台。春自云:“年三十时,目不识丁。从一禅师静坐三月,颇以为苦。一夕,提刀欲杀禅师。仰头见月,忽然有悟,赋诗便工。”《塞外》云:“野水吞人面,青山瓮马声。浮云连帽起,残雪带鞭行。”殊雄伟。公爱永之与枚,以为两少年必贵;每至,必留饮、留宿,遣妾捧觞。 

  一十四

  桐城相公七十生辰,余与诸翰林祝寿。宴罢,各赐诗扇一柄,诗写《田园杂兴》云:“不识风尘劳扰,但知云水盘桓。买畚偶来城市,祀神一着衣冠。”“桥流水村近,疏柳长堤路斜。车马不闻叩户,鸡豚自识还家。”“烟生茅屋云白,雨过菱塘水新。今岁秋田大稔,稻苗高过行人。”“竹屋正临流水,槿篱曲绕闲亭。此是吾庐本色,被人偷作丹青。”“作苦最怜田妇,布衣椎髻无华。磕饷并携稚子,采桑不摘闲花。”公终身富贵,而诗能淡雅若此。

  一十五

  严公瑞龙作湖北布政使,续《汉上题襟集》,招诸诗人唱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