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子与百姓生活之第十七讲 老子智慧校正“厚黑学”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手就是一张10万两的银票,后来每个月给他送银票,因此他要办什么事情,只要对庆亲王一说,没有办不成的。


  其次,他能“处理好”与他手下一些重要将领的关系。比如他对于“北洋三杰”的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以及曹锟、张作霖的关系处理等都有一套办法。袁世凯的女儿曾经回忆,当时任师长的张作霖从东北到京城来谒见袁世凯,那时袁世凯的办公室里陈列着四块打簧金表。在谈话中间,袁世凯发现张作霖老是去注视离他身边很近的这四块打簧金表。袁世凯一看,心领神会,马上就送给了张作霖。这仅是一个细节,但是可以想到袁世凯的作为。


  还有袁世凯为了控制冯国璋,就把自己的女家庭教师介绍给他。冯国璋与这位家庭教师结婚后,他的一言一行都被这位夫人密报给袁世凯,冯国璋一直到死都不知道这回事。所以冯国璋有个绰号叫“糊涂将军”,一点也没有委屈他。


  再次,袁世凯能“处理好”与最底层的军队士兵的关系。一是谁不听他命令的就杀谁,谁当逃兵的抓回来以后就集合全体官兵当场杀头。二是谁听话,有功就赏官,奖钱。


  每天早上出操,长官问:“咱们吃谁的饭?”


  士兵齐声喊叫:“吃袁宫保(世凯)的饭!”


  长官又问:“咱们应当替谁出力?”


  士兵又齐声喊叫:“替袁宫保出力!”


  据说在北洋军各营盘里供养着他的长生牌位,在相当于现在的每个班里,都供有他的肖像,朝夕焚香跪拜。所以士兵“但知道有袁宫保,而不知有朝廷”。


  袁世凯的人际关系处理,如果和“厚黑学”一对照,那真是对上谱了,而且做到了极致。他用人际关系的“厚黑学”爬上了“大总统”的宝座。


  但是袁世凯的“厚黑学”并不能蒙骗天下所有的人,当他面对真正的善人时就行不通了。比如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时,他还想用这种拉拢人、驾驭人的“厚黑学”去笼络当时很有威望的宋教仁。


  袁世凯有一天看到来访的在唐绍仪内阁担任农林总长的宋教仁,穿着的是旧西装。袁世凯很敏感,马上注意到这一细节,他问:“你的衣服穿了多少年啦?”


  宋教仁不在意地说:“还是当学生时买的,已经有十几年了吧。”


  袁世凯果然厉害,他派人暗中量到了宋教仁的体型尺码,暗中给宋教仁定做了一套西装,送给宋教仁,真的非常合身。袁世凯还送给宋教仁一本交通银行的五十万元的支票,由他日常使用。结果宋教仁也很厉害,他把西装留下了,把五十万元退还去,并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对于你的衣服的赠送,铭感肺腑。这是长者的赐给,我不敢推辞。只是你惠赠的五十万元,我实在不敢接受。我将来退居下来,边耕种边读书,有钱也没有什么用处。原来的支票完璧奉还,希望你谅解。


  宋教仁不吃袁世凯的那一套,袁世凯碰了钉子。袁世凯看到宋教仁这样一个有理想,有操守,软硬兼施都行不通的人,一旦当上了内阁总理那就麻烦了。于是袁世凯的下一步选择,必定会在脸皮厚、心里黑这条“厚黑学”的路上继续走下去。结果就是这样,大家知道,最后宋教仁被刺杀了。


  这里还有一段插曲,说明袁世凯处理人际关系的心狠手辣。他把刺杀宋教仁的任务交给警察头子赵秉钧,又由赵找到上海大流氓应桂馨,又由兵痞武士英去刺杀。后来内幕暴露出来后,袁世凯为了灭口,先派人毒死了武士英,又再次灭口暗杀了应桂馨,后来第三次灭口是对赵秉钧的。赵秉钧突然“食物中毒”,七窍流血而死。大家看看,袁世凯就这么厚黑狠毒!


  但是袁世凯玩弄的“厚黑学”是要付出代价的,当全国人民明白真相后,也看清了袁世凯的狰狞面目,于是有了孙中山的“二次革命”、云南护国军起义等反袁倒袁的运动。最后在众叛亲离中,结束了他的“厚黑学”的人生。


  袁世凯用人际关系的“厚黑学”爬上了“大总统”的宝座,还想做皇帝。但是,这样的“厚黑学”的高手,最后怎样了?还不是失败了,成为了不齿于人类的“窃国大盗”?


  为什么?因为正如老子说的,天下的人都会知道什么是善的,也知道什么是不善的。不善的人最后,有不善之报。结果大家都知道,一折“称帝丑剧”、一场“皇帝美梦”使得袁世凯遗臭万年,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子上了。


  为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人说,这没有科学道理。其实,这里有道理,你作恶太多,你的对立面太多,你的敌人太多,人家不报复你吗?你还有好日子过吗?比如就讲一点,心理学家研究作恶的人,他有种负罪感,日子不好过。


  我们来分析,像袁世凯每天这样处心积虑地作恶,害别人,骗别人,心里绷得紧紧的。特别到后来,全国一片讨袁声,自己的后院也起火了。他自己也知道手上沾满了鲜血,在倒行逆施。他恐惧、害怕,神经质、心理扭曲,惊慌失措、心神不定,忧心忡忡、晚上失眠。比如他听到街上喊着卖“元宵”,触痛了他的神经,认为是“袁消”,于是下令,不准叫元宵,要叫汤圆。他白天喜怒无常,晚上睡觉,听到一点点老鼠的声音,就闹着说有刺客。最后就在这样极度的情绪漩涡中一命呜呼了!


  对“厚黑学”说“不”


  看了袁世凯的人际交往,我们会想起来,有句关于人际交往中“善”的名言,是我们百姓最熟悉的,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历史悠久了,是《周易・坤》里的话。余庆,就是先代遗留下来的恩泽。意思是,多行善举使得这样的人家的后代必有福分。你看“行善”多好!还有一句话是对着说的,不过不太普及,那就是针对“积善余庆”反过来说,就是“积恶余殃”,积恶会给后代留下祸殃。


  《周易》之后,老子又提倡了那么多的关于“善”的理念,我们可以感觉到,《老子》的理念也是从中华的优秀文化的传承中一路下来的,而且又是光大拓展了。


  《老子》之后还有许多关于善的理念,比如大家熟悉的一句,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是从佛经《璎珞经》上来的。这也教导大家要善。


  一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大都知道这样的一句深入人心的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切会报。”中华民族善的理念一直在传承着。大家还往往用这样的话来观察一些人生中的因果关系。这就是善的理念有深厚的历史血脉,断不了,也不能断!


  我们再回过来看《老子》,通过前面的讲座已经知道在短短的五千言的《老子》中,老子常常讲“善”,讲“慈”,阐扬“善”、“慈”的理念,指点人们在交往中的“善的智慧链”,还向人们指出“上善若水”的高境界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